猫咪常患的疾病有哪些?
养猫需要了解的一些疾病
1. 猫鼻支(急性病毒性结膜炎),是由冠状病毒引发的,常见于3-9个月猫咪,母猫还可传染给她的小猫。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红肿流泪,有些严重的会眼部怕光、视物模糊甚至失明。该病治愈几率大,但是容易反复发作。预防手段主要是做好环境卫生和定期疫苗免疫。
2. 猫癣,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主菌体寄生在皮肤表层而引起的脱毛、皮屑等症状。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由于该病传染性强,所以预防的关键是做好环境清洁以及定期消毒杀菌。
3. 耳道炎,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耳朵感染。主要症状为耳朵潮湿、发痒、听力下降及经常抓挠耳朵。严重时可能引发中耳炎或内耳炎,导致听觉障碍甚至丧失。预防需要保持耳朵干燥清洁,避免灰尘、螨虫等侵入;当发现有瘙痒、发红等情况及时检查清洗并处理。
4. 消化道疾病,如胃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消化不良、胃炎、肠炎等疾病;毛球症也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主要因为猫咪爱干净喜欢舔毛,把毛发吞入肚中不能很好的代谢出来形成的毛球堆积导致的腹泻、呕吐等症状。另外,寄生虫也会引起消化问题。因此做好驱虫工作也很重要。
5. 有毛孩子想要健健康康的长大,定期疫苗注射必不可少。一般幼猫经过连续接种3针疫苗后,基本都可以得到免疫。(注意:接种疫苗应注意小猫的身体状况,如有拉肚子等情况应推迟疫苗接种时间。)
6. 外伤、异物入体。日常饲养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被抓伤、咬伤,或者误吞异物的情况,这些都需要注意。 除了以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外,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发生在我们的毛孩子身上。因此定期做好体检也是必要的。
猫是非常常见的宠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猫的家庭也逐渐增多。猫的生理构造、生活习惯与人有很大区别,不会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所以养猫的宠主需要对猫常见疾病有一定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猫三大类常见疾病
传染病
猫常见传染病包括猫鼻支、猫杯状病毒、猫窝咳、猫泛酸、猫衣原体等。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流鼻汁、眼睛分泌物增多,部分表现为腹泻。由于表现症状复杂多样且与其他疾病有较多重叠,确诊需要丰富临床经验的兽医师通过详细问诊和临床检查,有时还需要结合病原学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才能确诊。
寄生虫病
感染球虫和滴虫的猫,主要表现为拉稀、血水便或软便,大便中混有黏液和未消化完全的饲料。感染弓形虫的猫症状较复杂,可引起猫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生殖障碍等。感染蛔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的猫可引起发育障碍、拉软便,体表检查可在肛门周围看到爬行的虫体。感染疥螨的猫,主要表现皮肤红肿、皮疹、湿疹、脱毛、皮肤增厚皱褶,剧烈抓挠、舔舐、咬扯患处。寄生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检查粪便和临床症状,确诊需实验室检查。
皮肤病
猫的皮肤病病因较复杂,有细菌源性、真菌源性、寄生虫源性、过敏性等多种不同类型,主要的临床症状都是皮毛杂乱、毛发脱落、皮肤潮红、有皮疹、形成斑秃、脱毛等,确诊需要通过伍德灯检查、皮肤刮片镜检、皮肤穿刺等进一步检查进行确诊。治疗猫皮肤病,需要有丰富临床诊疗经验的执业兽医根据病症类型选择针对性药物治疗。平时需要加强护理,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保证营养均衡,注意用药疗程,避免猫皮肤病反复、恶化。